中国小农社会本色与转型--读《乡土中国》有感
只有农民和手工业工人是创造财富和创造文化的基本的阶级。 –《毛泽东选集》
中国的小农社会本质上是一种农业社会,其经济结构主要依赖于农业和种植业生产。在这种社会中,农民是社会的基石,而土地则是农民赖以生存的保障。
与其他产业不同,种植业直接依赖于土地,耕地无法随着人口迁移而移动。因此,世代定居成为常态,只有在发生人口过剩或重大天灾人祸时,人们才会被迫背井离乡。在这种背景下,乡村聚落逐渐形成,并成为社会的基本单元。
这种聚落的形成过程也决定了其合作却又超越合作的本质。在聚落中,大家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模式相对一致,导致后代只需遵循前辈传授的经验便可维持生计,这也形成了所谓的“守常文化”。
在这个熟悉而紧密的社会中,人际关系复杂而交错。每个人都有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关系圈,外层依次扩展至父母、家族、乡村,直至国家。每个人的关系网络各不相同,这与西方社会棱角分明的团体结构大相径庭。费孝通先生将这种关系格局命名为“差序格局”。
在人与人交流中,矛盾在所难免。在乡土社会中,矛盾的调和主要依赖于礼仪习俗。这些礼仪习俗可视为一种“法”,而每个人都是这种“法”的执行者,因此礼仪习俗具有极大的约束力。倘若有人触犯了这种“法”,他人的社会评价也会反映在其家庭教育上,使得这种约束力更为强大。
在乡土社会中,这种以礼仪习俗为核心的治理方式,使得社会关系的维护更依赖于人情与面子,而非正式的法律制度。费孝通先生指出,这种治理方式基于长期的传统与惯例,具有强大的稳定性。然而,正是这种稳定性,使得乡土社会在面对外部世界的变化时表现出极大的保守性和抗拒性。
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传统的乡土社会模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冲击了以土地为中心的小农经济模式,促使越来越多的农民走出乡村,融入城市生活。随着传统乡土社会结构的逐渐瓦解,土地不再是唯一的经济依托,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因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这个转型过程中,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和“守常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现代经济的发展要求更高的社会流动性和适应性,这使得传统乡土社会的稳定性和保守性显得与时代脱节。然而,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深入剖析的这种社会转型,远不止是经济层面的变化,更是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
在新的社会形态下,如何在保持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顺应现代化的潮流,成为当今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乡土中国》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传统社会的视角,也为我们探讨现代化进程中的困境和出路提供了宝贵的启示。费孝通先生的洞见,促使我们在反思历史的同时,更好地把握未来,探索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乡土与城市之间、稳定与发展之间找到更为平衡和可持续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