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会战-抗日战争的转折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大规模会战。这场战役共进行了四个半月,是抗日战争初期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庞大和最出名的战役,标志中国抗战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相持。

  • 时间:1938年6月11日-1938年10月25日
  • 地点:中国 湖北省 武汉三镇和邻近地区
  • 结果:日军惨胜,战争转入长期相持阶段,成为抗日战争的转折
  • 参战方: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 苏联-航空志愿队 日本-日本陆军
  • 指挥官与领导者:
    中华民国:蒋中正 陈诚 罗卓英 李宗仁 白崇禧 薛岳 张发奎 孙连仲 李品仙 宋希濂
    苏联:帕维尔·费奥多罗维奇·日加列夫 特霍尔
    日本:畑俊六 冈村宁次 东久迩宫稔彦王 田中静一 中岛今朝吾 闲院宫载仁亲王
  • 兵力:(来源:武汉会战研究.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1. ISBN 7-307-00941-2 (中文).)
    中国方面:1,100,000人,100架飞机,40艘军舰
    日本方面:400,000人,300架飞机,120艘军舰
  • 伤亡:
    400,000名国军(军事委员会统计254,628人阵亡与受伤)
    约100名苏军(来自 武汉会战-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约100,000名日军(有争议,因战事直接伤亡在35,000以上,另因疫病和炎热气候导致非战斗减员达100,000以上)(邓正兵、邓红:《日本人眼里的武汉会战—<武汉会战日方资料丛编>评介》,《江汉大学学报》武汉市:江汉大学,2014年10月)

背景

1937年7月7日,日本全面入侵中国,北平及天津不到一个月落入日军手中,整个华北平原暴露在日军面前,11月12日日军发动淞沪会战攻占上海,南京有陷落的危险,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于是决定迁都重庆市,在上海、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及民营部门、大批难民、以及各种战略物资大举西迁至西南重庆,其中大部分因运输不及仍滞留于武汉。加上武汉原有的工业、经济、文化基础,到1937年底,武汉已成为国民政府的实质首都。

因此在1938年,武汉周边集合了国民政府的大量资源,包括自苏联所得到的军事及技术援助(苏联航空志愿队)。

日本方面,自1937年开始的诸次军事行动让日本感到兵源匮乏因而开始逐步增兵,增兵加上前线开销使得日本平时经济体系无法负荷;军费的开销迫使近卫文磨于1938年改组内阁,并于同年5月5日发布国家总动员法,日本自此正式进入战时经济体制。战时经济体制的推行虽然减缓了日本财政破产的速度,但是长久下去并非办法,加上对苏联军事实力的顾虑,日方急欲在短期内迅速逼垮国民政府,以便聚集更多资源从而进行北进以及南进政策。正如日本天皇裕仁在武汉会战前的御前会议中所说,要给国民政府最后致命的一击,迫使中国投降,不愿再见到「帝国雄师百万受制于中国」。因此日本对于武汉会战也是倾举国之力,孤注一掷。

过程

武汉会战在1938年2月18日于日军的空袭中拉开序幕,这场空战被称为二一八空战,中国击退了日军的进攻。3月24日,日本国会通过了国家总动员法,授权政府可无限投入经费支持战争,作为总动员令的一部分,国民征用令亦容许日本政府征兵。4月29日,日本陆航对武汉实施大规模轰炸以庆祝裕仁天皇的生日,但中国方面事前已知道其目的并做足了准备,故战争最后以日本的失败告终,该场战役被称为四二九空战,是中日战争中其中一场最大规模的空战,中国空军共击落日机21架而只损失了12架飞机。

1938年5月徐州陷落后,日本政府计划大规模入侵汉口及攻占武汉,以消灭国民革命军的主力,另一方面,国民政府亦在准备武汉周边的部队整训以及防线规划,因而在武汉附近集结了超过一百万的军队、大约200架飞机及30艘军舰防守武汉。

1938年6月,国民政府秘密在郑州花园口炸绝黄河大堤,“以水代兵”,这次行动迫使日军放弃了延平汉铁路进攻武汉的计划,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武汉的防守压力。但同时造成了超过10.9亿元的损失(按战前币值折算)
中国军队的机关枪

长江以南地区

6月11日至7月15日,在安徽省境内打响了马当战役。国军第9战区部队在马当地区与进攻安庆的日军第11军展开了长达一个多月的血战。国军虽然付出了惨重代价,但也给敌军造成了巨大损失,并成功阻止了敌军沿浙赣铁路向粤汉铁路迂回的企图。

7月15日至8月9日,在江西省境内九江战役爆发。国军第3战区部队在九江地区与日军第11军展开了激烈的防御战。国军凭借九江城的坚固防御工事和鄱阳湖的水域阻隔,顽强抵抗了敌军的多次进攻。最后,国军在完成了撤退准备后,于8月9日夜撤出九江城,成功保住了驻军主力。
8月13日至9月6日,在湖北省境内发生了黄梅战役。国军第9战区部队在黄梅地区与日军第11军展开了惨烈的攻防战。国军利用黄梅城的地理优势和精良的装备,遏制住了日军进攻的步伐,给敌军造成了大量损失。国军在完成了撤退准备后,于9月6日夜撤出黄梅城,保全了国军的有生力量。

随后不久的9月12日至10月25日,广济战役打响。国军第9战区部队在广济地区与日军第11军展开了最后的防御战。国军利用广济铁路桥和长江大桥的控制权,坚守住广济地区的重要据点,给予进攻的敌军以迎头重击。最后,国军于10月25日夜撤出广济地区,保住了主力部队。

1938年10月25日进入武汉的日军

万家岭地区

6月30日至7月18日,在湖北省境内发生了万家岭战役。国军第5战区部队在万家岭地区与日军第2军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战。国军利用万家岭的险要地形和坚固的碉堡,顽强抵抗了敌军的多次进攻,并给敌军造成了重大伤亡。最后,国军在完成了撤退准备后,于7月18日夜撤出万家岭地区,成功保住了主力。

长江以北地区

武汉战役中,防守长江地区的国民革命军
7月1日至31日国军第五战区部队与日军第二军在田家镇交战。国军凭借田家镇的地理优势和精良的装备,给敌军造成了沉重损失。最后,国军于7月31日夜在此前完成了撤退准备后,撤出田家镇地区,保住了军队主力。

中国军队同样在江西省展开了战斗。1938年8月4日至8月24日,瑞昌战役爆发。国军第3战区部队在瑞昌地区与日军第11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并利用瑞昌城的坚固防御工事和周围的山地,顽强抵抗了敌军的多次进攻抹灭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最后在8月4日国军于夜晚有序撤出瑞昌城。

战火同样在湖北省熊熊燃起。8月25到9月10日,国军第5战区部队在马头镇地区与日军第2军展开了惨烈的防御战,也称码头镇战役。国军利用马头镇的地理优势和精良的装备,挫败了日军接连的进攻,重创日军。9月10日晚,马头镇战役以国军有序撤离而结束。

9月11日,国军第3战区部队与日军第11军在江西星子地区作战。国军合理利用了坚固防御工事和周围的山地等地形优势,多次打退日军第11军的进攻并造成了极大地伤亡。国军最终于9月30日夜晚有序撤出星子地区,星子战役也告一段落。

大别山地区

7月1日至10月25日,在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的大别山地区发生了信阳战役。国军第1战区部队在信阳地区与日军华中派遣军展开了长达四个多月的游击战。国军利用大别山的复杂地形和群众支持,进行灵活机动和骚扰袭击,给敌军造成了持续不断的损失,并有效牵制了敌军对武汉的增援。即使在武汉会战结束以后国军仍然坚持在大别山地区与敌军作战。

总结

经过多次战斗,日本最终完成了对武汉地区的三面包围,由于整体形势不利于中国军队,且武汉境内的各种资源也已运出武汉,中国军队最终于1938年10月有序撤出武汉,宣告了武汉会战的结束。

武汉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一场规模空前、影响深远的会战。这场会战展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英勇抗敌的精神,也显示了中国政府和军队坚持抗战、团结抗战、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这场会战虽然以中国方面的失利告终,但也给日本方面造成了惨重的损失,并打乱了日本方面迅速结束华中作战、转向南进北进的计划。这场会战也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由防御阶段转入相持阶段,为中国人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条件,为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参考资料

武汉会战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江汉大学学报》武汉市:江汉大学,2014年10月

武汉会战研究.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1. ISBN 7-307-00941-2 (中文)

邓正兵、邓红:《日本人眼里的武汉会战—<武汉会战日方资料丛编〉评介》


武汉会战-抗日战争的转折
https://81661600.xyz/武汉会战/
作者
runhan235
发布于
2023年7月21日
许可协议